1.顺口溜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,承载着时代脉动的气息。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,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( )。①“踢得好,砸的对,一村一个革委会”②“深翻二尺五,麦秸能打鼓,深翻三尺三,麦秸做扁担”③“吃有油,穿有绸,住有楼,还有余钱去旅游”④“骑着摩托满街跑,乐坏王庄小大嫂,联产计酬发了家,多卖粮食买手表”
A.①②③④
B.②①③④
C.②①④③
D.④①②③
2.1956年内,全国私方人员中,被安排参加企业管理的约占40%,直接参加生产的约占60%,对一部分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,国家安排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。这反映出新中国初期( )。
A.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
B.对工商业改造相对彻底
C.公私合营兼顾和平改造
D.工业化亟须确立公有制
3.下列几组词汇,最能准确反映“过渡时期”这一特殊年代的是( )。
A.工业化、抗美援朝、三大改造
B.一边倒、人民公社、另起炉灶
C.大跃进、两弹一星、和平共处
D.合作化、求同存异、三个面向缓和
4.20世纪90年代初,我国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,其表现是( )。①做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 ④邓小平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南方谈话
A.①②
B.①③
C.②④
D.③④
5.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国防、外交、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。下列成就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( )。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“一国两制”构想成功实践③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颁布实施了《义务教育法》
A.①②③④
B.①④②③
C.④①②③
D.①②④③
- 答案及解析:
- 1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。①项,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(1966-1976年),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。②项,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(1958-1960年),麦秸不可能用来打鼓和做扁担,这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。③项,反映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巨大的改善,生活水平提高,应该是八九十年代之后的时期。④项,“联产计酬”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。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,C选项符合题意。结合上述分析可知,ABD选项错误,排除。故本题选C。
- 2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。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,合理安排原民族工业中的员工,对部分民族资本家依据其贡献安排合理职位。这体现国家在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时兼顾和平改造,以实现平稳过渡,C项符合题意;A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形成,A项不符合题意;BD项材料虽能体现新中国对工商业的改造,但“相对彻底”不能得出,B项不符合题意;D项由材料无法得出,D不符合题意。故本题选C。
- 3.【答案】A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中国过渡时期。“过渡时期”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,A符合。B人民公社是1958年发动的;C大跃进也是1958年发动的,两弹一星是六七十年代成就;D三个面向是八十年代提出的。故本题选A。
- 4.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。依据材料“20世纪90年代初”“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”,结合所学可知,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,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,从实践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,故②正确;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阐述了市场和计划的关系,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,促进了思想解放,从思想上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,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奠定基础,故④正确;做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,故①错误;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是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,故③错误,故C项正确,排除ABD三项。故本题选C。
- 5.【答案】B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教育事业的发展。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;②“一国两制”构想成功实践是香港的回归,时间是在1997年;③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2001年;④颁布实施了《义务教育法》是在1986年;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④②③。故本题选B。